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第二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第二节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位置、数量、宽度对于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至关重要。建筑的使用性质、高度、区域的面积及内部布置、室内空间高度均对疏散出口的设计有密切影响。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应充分考虑区域内使用人员的特性,合理确定相应的疏散设施,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的条件。

        一、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一)疏散楼梯
         1.平面布置
        为了提高疏散楼梯的安全可靠程度,在进行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时,应满足下列防火要求。
        (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以便于为人们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
        (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于利用经常走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而电梯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靠近电梯设置疏散楼梯,可将常用疏散路线与紧急疏散路线相结合,有利于人们快速进行疏散。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为避免因高温烟气进入电梯井而切断通往疏散楼梯的通道,两者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的扑救。
        2.竖向布置
        (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平屋顶,以便当向下疏散的路径发生堵塞或被烟气切断时,人员能上到屋顶暂时避难,等待消防机构利用登高车或直升机进行救援。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2)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高层部分的疏散楼梯不应和低层公共部分(指裙房)的交通大厅、楼梯间、自动扶梯混杂交叉,以免紧急疏散时两部分人流发生冲突,引起堵塞和意外伤亡。
        (二)疏散门
        疏散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其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
        (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当开向疏散楼梯或疏散楼梯间的门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小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4)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住宅、宿舍、公寓建筑的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5)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台阶,疏散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6)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三)安全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公共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分区的每个楼层、每个住宅单元每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当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符合下列规定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
        (1)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分隔。
        (2)建筑面积大于1000㎡ 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的 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1个。
        (3)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计算所需总净宽度的30%。
        (四)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 且人数不超过50 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
        (2)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2-6-13规定的2、3 层建筑。


表2-6-13    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
 

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      数
一、二级3层200

第2层和第3层的人数之和不超

过50人

三级3层200

第2层和第3层的人数之和不

超过25人

四级2层200第2层人数不超过15人


        (3)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一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设置一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如图2-6-1所示。

        (五)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住宅建筑安全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 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建筑,当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或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大于10m,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3)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4)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设置一座疏散楼梯时,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面,且单元之间的疏散楼梯应能通过屋面连通,户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当不能通至屋面或不能通过屋面连通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
        (六)厂房、仓库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1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厂房、仓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
        (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
        (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
        (6)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
        (7)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个。但由于地下建筑设置较多的地上出口有困难,所以当有2个或2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二、疏散出口

        (一)基本概念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如住宅的户门)或室外的门,不包括套间内的隔间门或住宅套内的房间门。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

        (二)疏散出口设置的基本要求
        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和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2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
           4)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对于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为保证安全疏散,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2个,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免费热线

400-963-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