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综合能力

第二节 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第二节  消防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开展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必须熟悉消防安全宣传的内容和形式,针对不同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创新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形式,实现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对象分众化、形式多样化、工作实效化。

        一、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针对不同的对象,消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一)家庭、社区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家庭、社区应当开展下列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家庭成员学习掌握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用油和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逃生自救常识,家庭常见火灾隐患类型;教育未成年人不玩火以及明火使用中的安全要求;教育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不圈占、埋压、损坏、挪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占用消防车通道、防火间距,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提倡家庭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并进行演练。
        2)社区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制定居民防火公约,重要防火时期、“119消防日”活动期间组织居民参加消防科普教育活动和消防安全自查、互查及灭火、逃生演练;发动社区老年协会、物业管理公司职工、消防志愿者、志愿消防队员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与社区老弱病残、鳏寡孤居家庭结成帮扶对子,上门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帮助查找消除火灾隐患,遇险情时帮助疏散逃生;为每栋住宅指定专(兼)职消防宣传员,绘制、张贴住宅楼疏散逃生示意图,开展楼内消防巡查,确保疏散通道畅通、防火门常闭、消防设施器材和标志标识完好。
        3)社区居民委员会、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应在社区、住宅小区因地制宜设置消防宣传牌(栏)、橱窗等,适时更新内容;小区楼宇电视、户外显示屏、广播等应经常播放消防安全常识。
        4)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应引导城镇居民家庭和有条件的农村家庭配备必要的报警、灭火、照明、逃生自救等消防器材,其他农村家庭应储备灭火用水、沙土,配备简易灭火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5)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等应将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平安社区”“文明社区”“五好文明家庭”等创建、评定内容。
        (二)农村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农村应当开展下列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应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和村民防火公约,明确职责任务;指导村民建立健全自治联防制度,轮流进行消防安全提示和巡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
        2)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建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阵地,教育村民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引导村民开展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改行动;教育村民掌握火灾报警、初起火灾扑救和逃生自救的方法。
        3)农忙时节、火灾多发季节以及节庆、民俗活动期间,乡镇、村应集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4)乡镇政府应在农村集市、广场等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牌)、橱窗等,并及时更新内容;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消防文艺演出;督促乡镇企业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5)乡镇、村应设专(兼)职消防宣传员,鼓励农村基干民兵、村镇干部和村民加入志愿消防队、消防志愿者队伍,与弱势群体人员结成帮扶对子,上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查找火灾隐患,遇险时协助逃生自救。
        (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人员密集场所应当开展下列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人员密集场所应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设施等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提示,结合本场所情况,向在场人员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疏散出口和路线、灭火和逃生设备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
        (2)文化娱乐场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以及大型活动现场应通过电子显示屏、广播或主持人提示等形式向顾客告知安全出口位置和消防安全注意事项。
        (3)公共交通工具的候车(机、船)场所、站台等应在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提示,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电子显示屏、车(机、船)载视频和广播系统应经常播放消防安全知识。
        (四)单位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单位应当开展下列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各单位应建立本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健全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定期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2)各单位应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张贴疏散逃生路线图。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至少每半年、其他单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灭火、疏散逃生演练。
        (3)各单位应设置消防宣传阵地,配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资料,经常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单位广播、闭路电视、电子屏幕、局域网等应经常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五)学校消防安全宣传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开展下列消防安全宣传工作:
        (1)学校应落实相关学科课程中消防安全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分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每学年至少应组织师生开展一次疏散逃生演练、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观一次消防科普教育场馆。
        (2)学校应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119消防日”等集中开展消防宣传活动。
        (3)小学、初级中学每学年应布置一次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消防安全家庭作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鼓励学生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参与消防安全活动纳入校外社会实践、志愿活动考核体系,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消防安全志愿活动应不少于4小时。
        (4)校园电视、广播、网站、报刊、电子显示屏、板报等,应经常播、刊、发消防安全内容,每月不少于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宣传资料。
        (5)学校教室、行政办公楼、宿舍及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礼堂等,应在醒目位置设置疏散逃生标志等消防安全提示。

        二、消防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针对不同的群体,消防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
        (一)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健全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机构和人员,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重点对下列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①对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职工岗前培训。②在岗的职工定期培训。③消防安全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形式主要包括:定期开展全员消防教育培训,落实从业人员上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制度;组织全体从业人员参加灭火、疏散演练;到消防安全教育场馆参观体验,确保人人懂本场所火灾危险性,并会报警、会灭火、会逃生。

       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本单位的火灾危险性、防火灭火措施、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人员疏散逃生知识等。
        (二)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并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在开学初、放寒(暑)假前、学生军训期间,对学生普遍进行专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2)结合不同课程实验课的特点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教育培训。
        (3)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体验。
        (4)每学年至少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5)对寄宿学生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用火用电教育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至少确定一名熟悉消防安全知识的教师担任消防安全课教员,并选聘消防专业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消防辅导员。
        中小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认知特点,采取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的方式,每学期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1)学前教育机构采取游戏、儿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培训。
        (2)小学阶段重点开展火灾危险及危害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常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3)初中和高中阶段重点开展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高等学校应当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消防安全专题讲座,在校园网络、广播、校内报刊等开设消防安全教育栏目,对学生进行消防法律法规、防火灭火知识、火灾自救他救知识和火灾案例教育培训,并组织开展初起火灾扑救和疏散逃生演练。
        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置消防类专业或者开设消防类课程,培养消防专业人才,并依法面向社会开展消防教育培训。
        师范院校应当将消防知识列入学生必修课程。
        (三)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消防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各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开展下列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利用文化活动站、学习室等场所,对居民、村民开展经常性防火和灭火技能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2)组织志愿消防队、治安联防队和灾害信息员、保安人员等开展防火和灭火技能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3)在火灾多发季节、农业收获季节、重大节日和乡村民俗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防火和灭火技能的消防教育培训。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定至少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员,具体负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思考题

    1.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宣传包括哪些内容?

    3.中小学和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开展哪些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免费热线

400-963-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