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消防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熟悉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质和特性,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的主体、对象、依据、原则和目标;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方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消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已基本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全面施行了消防安全责任制。
顾名思义,消防安全管理就是指对各类消防事务的管理,其具体含义通常是指依照消防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遵循火灾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运用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各种消防管理职能,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管理资源,为实现消防安全目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社会上的一切组织及个人都应遵守消防法规,各负其责的对本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管理。
一、火灾
人类用火的实践证明,火既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造福于人类,也可以违背人们的意愿,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商代人看到火在屋门内燃烧将整个房屋烧毁造成灾害,由此产生了“灾”字的象形文字。在《韩诗外传》有晋平公时“藏宝台烧,士大夫闻者皆趋车驰马救火,三日三夜乃胜之”的记载。
二、消防安全管理的发展
我国消防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代消防安全管理、近代消防安全管理和现代消防安全管理三个阶段。
(一)古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
此阶段是指先秦时代至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消防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设立火官和火兵等消防组织,制定火禁和火宪等消防法规而实现的。例如:五帝时设“火正”为火官,周代设“司”“宫正”为火官,汉代设“执金吾”“别火”“夜士”为火官,唐代设“左、右金吾卫”为火官,宋代设“厢使”为火官并设“防隅军”“潜火队”等专职灭火的军队,明代设“五城兵马指挥司”“总甲”“火兵”等火官和军队。
(二)近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
此阶段是指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国内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消防工作出现的近代管理方式,主要表现在建立消防组织机构,制定消防法规,以及采用近代消防技术等方面。
(三)现代消防安全管理阶段
此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后至今这一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组织机构、器材装备、法制建设和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全面的发展。